追求卓越 成就未来

追求卓越 成就未来

Glory Last Forever

CRS | “全球反避税”的误区不要踩!

发布时间:2019-01-04作者:来源:WisdomWorldwide浏览次数:5727

CRS | “全球反避税”的误区不要踩!


CRS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其实质属于跨国之间的税收情报交换制度,即通过跨国之间的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打击纳税人通过在别国藏匿资产和收入以逃避本国税收的行为。笔者结合自身在欧洲实际从事国际税收信息交换的相关执业经验,归纳总结了对CRS下“全球反避税”的九大坑。

1 CRS等同于全球征税
 
所谓全球征税(Worldwide Taxation),是指纳税人如果是某国的税收居民,则其在全球的收入都应当在该国申报和缴纳所得税。纳税人担负的这种全球纳税义务也称“全面纳税义务”或者“无限纳税义务”。全球征税本质上是一个所得税范畴的概念。而CRS实施的目的就是通过跨国之间的金融账户涉税信息的自动交换,实现一国纳税人在海外所持有账户的“透明化”,以便该国税务机关能准确把握其税收居民在海外的收入是否在本国依法履行了纳税义务。

但是,这并不等于一国纳税人在海外的资产都要被全球征税。因为从所得税尤其是个人所得税的角度看,其征税对象是该个人的所得或者收入,而并非纳税人所拥有的资产本身。如果只是持有资产,但并没有所得,自然也不会存在所得税上的全球征税问题。

2  个人账户余额100万美元以上的才要申报

在CRS下,对于个人持有的账户,不论是新增账户还是存量账户,也不论账户余额是多少(包括余额为0或负数的情形),均需要进行尽职调查,并没有规定100万美元以上的账户才需要申报。

对于具有申报义务的金融机构来说,通常其管理的存量个人账户数量庞大,强制要求金融机构采取统一的标准进行账户的尽职调查,合规成本较大。鉴此,CRS规定以100万美元为界点,将个人持有的存量账户区分为高价值个人账户和低价值个人账户,而且分别适用不同的尽职调查程序。对于存量低价值个人账户,金融机构可以选择适用相对简化的尽职调查程序(例如适用“居住地址测试”等),以减轻金融机构的合规负担。同时,对于存量低价值个人账户的尽职调查时限通常要比高价值个人账户晚一年,让金融机构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存量低价值个人账户的合规义务。

但需要注意的是,金融机构也可选择不适用上述以减轻其合规负担为目的的程序规定,而是对所有的账户采用统一适用于高价值个人账户的合规程序(即更高要求的合规程序),而且有可能在CRS的第一个申报期内即完成了所有存量高、低价值个人账户的尽职调查和信息申报。实践中具体应当以金融机构的内部政策为准。

3  房产、古董字画和珠宝等不需要申报

在CRS下,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的核心是“账户”,也就是说跨国之间共享的信息是金融账户信息,而并非金融资产信息,因为一个金融账户有可能同时涉及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其中,金融资产的概念与金融机构身份属性以及金融账户类别的判定密切相关,单从金融资产本身无法判定其是否需要申报。一个金融账户如果属于需申报的账户,那么该账户下所持有的所有资产,不论是金融资产还是非金融资产,均需要申报和交换。

4  把钱放在美国最“安全”

美国的确不是CRS参与国,但这是否意味着钱都放到美国去就可以绝对“安全”了呢?

尽管美国没有加入CRS,不属于CRS参与国,但是美国与中国在2014年就已经就《海外税务合规法案》(FATCA)的政府间协议达成实质一致。虽然中美FATCA政府间协议目前只是属于草签状态,但是中国已经被美国财政部列入“作为存在有效政府间协议”的国家名单中。基于此,中国的金融机构不实际进行FATCA下的合规工作,仍然可以不受FATCA下对于不合规金融机构30%预提所得税的处罚。此外,基于美国财政部和国税局2016年7月发布的《税收程序规定(2016-27号)》的规定,美国政府已经开始“催促”草签FATCA的国家正式签署FATCA协议并予以实施,同时要求这些国家必须在2016年12月31日之前向美国财政部提交有关FATCA实施的具体安排和解释,否则从2017年1月1日起将会把该国从“作为存在有效政府间协议”的国家名单中除名。根据目前美国财政部网站的信息,中国仍属于“作为存在有效政府间协议”的国家,因此可以推断,中美之间签署正式的FATCA协议将指日可待。

此外,有关FATCA下双边信息互换的问题,根据美国财政部和国税局的《税收程序规定(2016-56号)》,美国的金融机构已经开始收集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国家居民在美金融机构的存款利息信息。同时根据美国财政部和国税局2017年9月发布的《税收程序规定(2017-46号)》,外国居民在美金融机构开户和填写W8表格时,必须提交其纳税人识别号等信息。

5  设立离岸信托没有任何意义

离岸信托在资产分离和保全、税收优化以及信息隐秘性上具有其他投资架构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资产配置方面受到世界上很多高净值个人和家庭的青睐。在CRS下,信托也有可能被判定为是金融机构,而需要对其账户持有人(例如委托人和受益人等)进行尽职调查;或者被判定为是消极非金融机构,如果其在金融机构持有账户,则会被要求提供信托实际控制人(例如委托人和受益人)的信息。

但是信托被纳入到CRS下的申报体系,并不会导致信托丧失其本身具有的资产分离和保全、税收优化以及信息隐秘等优势。从中国的角度,尽管CRS实施后,理论上中国税收居民在海外所设立信托的相关金融账户信息会被申报和交换到中国税务机关,但是这并不代表信托就失去了隐秘性。因为,CRS下的所谓“资产曝光”只是相对税务机关来说,而且CRS下跨国之间交换的信息具有十分严格的保密性要求,信托本身的隐秘性仍然存在,并不会公之于众。

6  设立离岸壳公司不需要被“穿透”

金融机构在识别机构账户持有人时,如果该机构账户持有人属于消极非金融机构(即不属于金融机构类别,不从事积极的经营活动,且大部分的收入都来源于利息、股息等消极收入),那么金融机构需要“穿透”该机构账户持有人,识别其实际控制人。

实际上,设立在“避税天堂”的离岸壳公司大多属于上述消极非金融机构。因为这些公司设立的目的大多是避税或者逃避外汇管制,通常不会有实质性的经营活动。尤其是很多设立在离岸避税地的外贸公司,其主要的功能就是“与境外签合同”和“收款”,公司本身并没有任何雇员和经营场所,而仅仅持有能够产生消极收入的资产(例如现金存款)。因此,在CRS下,其应当属于消极非金融机构,是需要被“穿透”的。

当然也有些公司设立在离岸避税地并非出于单纯的避税目的。例如红筹上市架构中,有些上市公司的上市主体就设立在开曼群岛等离岸避税地。对于这类公司,在CRS下通常应当按照积极非金融机构来处理,因为此类上市公司都会定期对外披露其财务信息,其被个人用来进行跨国避税的可能性很小,识别其实际控制人并无实质意义。

7  投资移民获得小国护照和税收居民身份就可以规避CRS

由于CRS下的账户信息交换是以账户持有人的税收居民身份为基础进行的,因此一些人考虑是否可以通过改变国籍和税收居民身份来达到规避CRS的目的。

的确,如果一个人将其税收居民从CRS需申报国(如中国、加拿大等)转变为非CRS参与国或者低税率国家和地区,即可以做到不受CRS影响,或者所受影响很小。

然而,现实生活中,让意图规避CRS申报的富豪们举家搬到非洲或者加勒比海地区的非CRS参与国实际居住,从而成为当地的税收居民显然不太现实。于是,像塞浦路斯、马耳他以及其他一些太平洋岛国开发了一种专供富人规避CRS的所谓“居民投资计划 (Residence by investment scheme)”,即富豪通过在当地购置房产或者投资并满足相关条件后,可以获得当地的国籍以及税收居民身份,甚至有的还可以提供当地的居住地址证明,但富豪本人大部分时间仍生活在中国或者其他CRS需申报国家。这些人在CRS参与国持有金融账户时可以直接出示其在“居民投资计划”下所获得的税收居民身份和居住地址,同时隐瞒自己的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试图 “完美”地规避CRS。

这种想象中的“完美”方案实则有两个巨大的潜在风险。首先,在CRS下,账户持有人需要在其提交给金融机构的《税收居民身份自我声明》中申报其所有的税收居民身份所在国。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中国居民通过参与“居民投资计划”获得了小国的护照和居民身份,但是其本人仍然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中国境内且构成中国的税收居民,则仍需对中国居民身份信息进行申报,如果故意隐瞒,则可能会面临金融机构所在国家CRS法规下的民事或者刑事处罚;其隐瞒和伪造身份的行为,甚至还会触发反洗钱法律中的洗钱等金融犯罪条款。其次,经合组织作为CRS全球执行的“总协调人”,早已经注意到这类“居民投资计划”的规避方案,并且已经着手进行协调和处理。

8  全球102个CRS参与国账户信息自动交换

截至2017年10月,全球已有102个国家和地区承诺将在2018年9月之前实现第一次CRS下的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并且已经有95个国家签署了有关实施CRS的多边国际法律准则——《多边主管当局间协议》(MCAA)。

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账户信息就一定会在这么多国家之间自动进行交换和传递。各国之间进行CRS下的账户信息自动交换,在具备了多边国际法律条约以及相关数据安全制度等的基础上,还需要一个额外的“激活”程序,即各国在提交给经合组织秘书处的“愿意交换国家名单”中列明伙伴国。

只有那些相互交换关系被“激活”成功的国家之间,才会切实进行CRS下的账户信息交换。根据经合组织在其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截至2017年8月7日,全球已经有超过2000个CRS下的交换关系被“激活”,其中中国已经与包括加拿大、根西岛、泽西岛、列支敦士登和马耳他在内的47个国家和地区“激活”了CRS下的交换关系。还会有更多国家与中国之间的交换关系被激活。

9  CRS和香港保险

所谓的CRS到底和买香港保险有没有关系呢?

CRS,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共同汇报标准,从2017年1月1日开始,中国和香港以及其他很多国家也一同要实施。本质上就是现在全球经济很差,各国政府都觉得手上没钱,得从有钱的企业那边收税啊,比如Apple!但是发现,这些公司太狡猾了,竟然通过看似合法的手段把利润都藏在低税率的国家,导致本国政府看着自己国家的公司赚大钱却没有税入袋,于是一合计,要不然我们互相沟通一下税务的信息吧?于是G20在2014年就起草了这个CRS,2017年开始,中国和香港也一同加入,除了美国不和大家玩之外,其他大国小国基本上都加入了(包括被称为避税天堂的百慕大群岛和英属维京群岛,估计也是算被逼吧?)

这个CRS其实对于很多跨国企业影响应该是非常得大。核心就是每个金融机构,都要把非本国居民的个人或企业账户的情况汇报给本国的税务机构,然后各国税务机构定期互相交换这些信息。这样原本逃税行为就逃不过本国的税务机构了,该交税的就乖乖缴税吧!金融机构包括了银行、券商、信托公司以及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需要识别非本国居民的保单持有人,如果这些保单持有人拥有的保单有现金价值(也就是能够退保拿回钱的话),保险公司就要把这些信息汇报给本国的税务机构,比如香港税务局。税务局会定期和CRS范围内的各个国家交换信息。

那香港保险岂不是要被中国政府知道啦!是不是要收税啦!海外资产对中国政府变透明啦!是不是这么回事呢?

首先,申报是不是代表就要缴税?中国国税局应该明确,CRS并非是一种增加的税收,而是把原本应该收的中国居民的海外税项给收回来,比如有人或者企业确实是在中国开展业务,但是收入来自海外,于是把收入藏在海外的子公司,享受低税率的政策。这样的做法以后可能就会成为CRS打击的重点对象。

但保险呢?保险本身收税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保险赔款是在免纳个人所得税的范围内的。而保险红利要不要缴税呢?我只能说,你有见过买了那么多国内保险理财产品的人有没有被要求缴税的呢?其实在保险收益的税收政策上,目前中国税法是比较模糊的,但实质上并没有在保险上征收个人所得税。

既然CRS并非是新增税项,国内买保险本来就不征税,在香港的保险本来也是免税,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逃税的问题!其实结论很简单:境外保单的确会申报给税务局,但只要中国不对个人保险征税,香港保单同样不征税。将来若要征税,那就境内境外一起征。

那么为何保险公司要纳入到申报范围呢?因为中国对保险不征税,不代表其他国家就不征税啊!比如美国就会对任何投资收益征税的,包括保险和股票投资等。既然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税务申报体系,保险公司自然要被纳入啊。但是和中国和香港的保单持有人都没有什么关系。两地目前都不对保险收益征税,申报并不等于要缴税。

第二点,每年那么多大陆居民到香港买保险,完全符合香港的法律政策,大陆政府只能提醒要符合外汇管理政策以及两地法律的风险,所有的交易都是合法合规,不存在任何洗黑钱的风险,那有什么风险存在呢?保费的每一笔交易都应该是来自合法的收入、合法的渠道、以及合法的支付方式,况且,保险公司本身就对合规方面十分严格,既然保险公司能够收取这笔保费,核发这份保单,合法性自然无需质疑。但如果本来就作奸犯科了,那么吉力反而支持政府严打这样的罪犯!香港本来就严查洗黑钱的行为!事实上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有匿名举报客户怀疑洗黑钱的渠道。

最后,政府想多一些税项收入太容易,根本不用劳心去海外征税。对于绝大部分资产都在国内的大陆居民,真正应该开始认真考虑的绝对不是在香港买了多少保险会不会被中国税务局知道的问题,而是如何合理分配资产配置,从而避免将来面对很多国内的资产存量的税收。合理的税务分配会成为不同货币资产配置一样,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

扫一扫
关注广留服

广留服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