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 成就未来

追求卓越 成就未来

Glory Last Forever

丁学良:美国越是拒签,越不能自己放弃出国留学

发布时间:2020-09-17作者:来源:浏览次数:6035

核心提示:

1.在过去的一个月中间,去美国读书的被拒签的人已经超过90%。但越是出现这个情况,越是不能把出国留学这个通道给我们自己放弃掉。短期内可以把申请的对象转移到其他国家,之后再考虑美国这一选项。

2.中国年轻人有机会的话,还是要出去看一看,留学的意义第一在于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第二在于要对留学的国家还有它的社会有广义上的了解。

3.内地以前教育体制较为僵化,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已有改进,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同时,学习是终身的,在目前这种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以前不被看重的一些技能变得非常有用,这种情况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快。

4.海外通识教育重视实践项目,注重激发学生潜能。好奇心作为发展潜力和可能性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也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申请出国留学者而言,更应该注重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5.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并非家庭的附属品,家庭沟通需要营造平等的沟通氛围。因此不提倡中国式的“家长制”教育,而应该提倡家长指引并尊重孩子的选择,共同商讨未来发展道路。


凤凰网香港號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节目,我是陈笺。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又到了,2020年的开学季,对于一批学生来说非常的尴尬,那就是打算去美国留学的这些学生。最新的数据显示有1000多名学生被拒签了,另外在美国读书的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被吊销了签证,被要求回国。那么在中美关系如此紧张的环境底下,留学海外还有没有必要呢?留学对于一个年轻人的成长来说,它有怎样的意义呢?其实我们看到国与国之争,现在也就是人才之争,大学应该培养出怎么样有竞争力的学生呢?相关的话题,今天的节目时间陈笺请到的是知名社会学家丁学良教授一起来探讨一下。





美方拒签有对策 

海外留学放眼全球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丁教授您好,又到了开学季了,最新的数字我们看到有过千名要去美国留学的学生被拒签了,而且还有很多在美国的学生也被取消签证回国,那么在这样的一个中美关系处于尴尬的局面当中,又可以说是在一个瓶颈的阶段,中国的年轻人还有必要出去留学吗? 
丁学良:在过去的一个月中间,去美国读书的被拒签的人中间已经超过了90%,这个比例也不是所有人是指有些类型,比如说到美国学高科技,学这种跟国防有关系的国防工业等等。




但越是出现这个情况,越是不能把出国留学这个通道给我们自己放弃掉。哪怕在这过程之中你要付出好几倍的辛苦努力和失望。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想想看,自从19世纪末清朝末年以来,中国的最重要的现代化的几波潮流中间,没有哪一波中间缺乏了留学的群体,这个留学不是值得非得要拿个学位。还有的人就是在国外待了半年一年,他对他一生的专业和人生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美国现在跟中国这种关系的,目前的这种动荡,我不认为会永远延续下去。我认为两年以后会有一个调整,它不会调整到2016年以前那个状况,就美国所有的专业对中国大陆的申请人,你只要够格,素质好交得起学费你就来,恢复不了那个状况。
但真正会对中国大陆的申请人给予极高的拒签拒绝的这些专业,他会给出一个大概的清单,而这个大概清单一定是经过很多来来回回的争论和辩论,包括美国国内的辩论,包括中美双方之间的这种来来回回的交往,会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格局出来。
那么在两年之内,你可以把申请的对象不要专注在美国身上,哪怕你知道美国哪几个学校的这些专业在全世界是最好,你这时候可以求其次。读本科你未必非得要到美国最好的15,20所学校去,英国也有非常好的本科,德国、法国有非常棒的本科,意大利、西班牙,有非常好的本科,还有北欧那些国家的本科,日本的本科,但是等到你过了两三年以后,中美之间在教育领域里面的动荡不安,有大概清楚格局以后,你可以考虑到美国去读研究生,由那个学校本科的教授给你推荐信,你拿到的成绩单以后一系列东西,对你再去申请美国比较好的研究生院,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支持。

留学意义在于学习所在国的优势 

科学 教育 产业 金融都要了解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丁老师您建议中国年轻人有机会的话,还是要出去看一看,留学的意义在哪里?
丁学良:一块就是你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知识,专业知识,不管是理工科人文、社会科学,还是法律,这是第一块,我接下来会说。第二块是什么?你在学校里包括你本校,如果你是在一个大学城的话,包括你周围的学校,在这地方认识的青年人,这太重要了。因为你越是去的那个是个好的学校,越是一个大学城,越是有机会遇到在别的地方遇不到的那种群星灿烂的同代人。在这中间哪怕有三五个人以后,同你保持长期的交往和友谊,对你未来的发展太重要了。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希拉克,在他做了法国总理快到总统时,那时候是哈佛校庆,美国的杂志去采访他,他说了一句话令我很感动的话,他说,虽然我只在哈佛呆了一个学期交换的交流生,他不是拿学位的,但那个学期带给我的刺激是我终生受益的。
你对你留学的国家还有它的社会要有广义上的了解,社会是个大课堂。毛主席讲过这个话是对的,社会确实是个大课堂,但你要大课堂里面你要花你成本和代价去了解去知道,比如说你要是学理工科的,你就要始终要注意到你去的国家里面的高科技,为什么做的那么好?除了这个国家有都很好的教育制度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一些体制,一些机构,使他们国家的高等、高科技素材,以及有高科技的天分的年轻人,能够把他的高科技找到最好的应用和商业化的渠道。那么他们国家的知识产权怎么样,他们国家的风险投资的金融保障怎么样?这些问题你不到人家那去留学的话,很抽象的,如果学法律还是学什么金融的,更要了解这些事情了。



一场考试不再定终生 

一个专业不足走天下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高考对于我们内地每个有孩子的家庭来说都是关键时刻,大家普遍认为经过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后进入高校的年轻人似乎就已经是天之骄子了。您认为大学教育的意义何在?大学应该营造怎样的氛围才能培养出有竞争力的人才呢?
丁学良:人才这个概念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才是分层次的,人才同时也是分类型的。首先说我一直就强调的就是说一个社会的最佳状态,他的教育制度应该是像一个敞开的高速公路和普通等级公路之间的连接,你不能就是说高速公路的两边全部是封闭的,如果你开的车子,你没有在第一时间里面进入高速公路的车道的话,从此以后你再也上不去了。
我们内地以前教育体制在僵化的方面很像这个情况,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第一次过独木桥你没上去,被挤掉到水里去以后你再也爬不起不来了,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出来,第一次没有上独木桥和在独木桥上掉下来的,有相当多的人有很好潜力,如果你给他第二次第三次机会,他能再爬上独木桥,甚至在独木桥上比人跑得更快,就像我讲车道的例子。



现在内地在这方面有一些改进,比如说我在一个多月以前问深圳的学生,他说现在允许第二次高考,允许第三次高考,我说有没有一个限制?我说我们小时候的时候高考只过两次,不可能让你第三次再去高考。第一次高考成功了就成功了,不行再考一次,第二不行,第三次就不行了,因为他有年龄限制。现在好像没限制,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因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而且在目前这种急剧的变化,比如说疫情这个情况之下,以前被认为是很牢靠的那些技能,变得不再有用,以前不被看重的一些技能变得非常有用,而且我觉得这种情况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快。
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刚到美国去的时候,最好的私立大学的本科生,通常大家一进去以后就讲,你有这么一个major,就是你的主要的专业,这个是在1984年。那么到了八十年代的末期,就开始有个最重要的变化,这个不是在一般的公立大学里面,而是非常少数的私立大学,有钱跟资源有关,教育资源太重要了,它就有鼓励学生本科生一定要有major以外,还有一个minor,minor我们讲就是说香港翻译成副学业、副专业,为什么?
就是因为社会变得太快了,你仅仅只会一个major主专业的话,等你毕业以后进入所谓的job market就业市场的时候,你可能就找不到很合适你在学校里学到的技能被发挥出来,你很可能就被迫要选择跟你原来学的那些专业并不是技术很和谐的那些业务。那么这个也就五六年的时间就这样了。等到我拿到博士学位的92年的时候,情况又变了,在美国最好的私立大学在本科里面是compulsory,原来是建议你有两个专业,但那个时候已经你必须是两各专业,然后再过了几年,我又跟美国的本科生交流,他们告诉我,所以以前你学两个专业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比较近,就说第一个专业major,比如说是化学,第二个专业是化学工程,或者说第一个专业是经济,第二个是金融。
那么等到90年代的后期,那时候在美国最好的世界大学里面,他要求你这两个专业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遥远,因为只有遥远,才使得你有尽可能多的以后的调整的空间和发展的余地,比如说你第一专业是数学,第二专业学什么?学宗教。跟你学的那个专业中间没什么关系的,或者你第一专业学的是金融,第二专业学的什么?第二专业学的是历史,用上海话就不搭界,原来是搭界的,后来就不搭界。我讲这个东西对于成才以及你毕业以后,能不能真正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间能够找到最适合你展示你才能的对你个人有利,对你家庭有利,对社会有利,甚至对人类社会整体都有利。我想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所以你看美国经常过几年就出现集体诉讼,诉讼什么呢?美国什么常春藤学校最顶尖的这些私立大学,甚至最顶尖的工业大学的UC Berkeley伯克利,像这些学校,它在招生的时候对华裔歧视,怎么对华裔歧视呢?华裔的平均分数要比非华裔的平均分数要高很多,才能够被他们所筛选进去。那么学校方过几年就会打一次官司,过几年就打一次官司。学校方基本上反驳的就是说分数并不是我们衡量学生素质以及它发展潜力的唯一的指标,这种官司已经来来回回已经打了三四十年了,我估计还得要打个二三十年。


我觉得两边都有一点道理,华人确实是相对来讲在分数方面,有时候被迫要比非华人分数要高很多才能进入最好的学校。但同时我也赞成一部分的顶尖的学校里面的那个道理,这个孩子的优秀跟孩子以后的前程,我不能仅仅看你的分数。而且这里面美国最好的十几个本科生学院,还有一点它很难,如果你在学校里面待过,如果你要问问学校里面管招生的人,你就会同情他们,为什么呢?他们和内地学校有点不一样,有些学校名气比较好,也会不断扩招,但是非常优秀的学校不能这么做,这样会把门打得太开,来的人太多教学质量可能不能得到很好保障。
所以美国最好的这几所本科学院基本上不会随意扩招,现在美国很多人出现能够考满分的情况,出现一个残酷的现实,比如5000个考满分的人,但是今年指标是1000人,招生官只能选1000个,这样考核的指标对于招生官来说很困难。有不少家长来问我,除了考满分,我们还要准备什么。我的回答是,准备的东西多得很,申请的学校越好,越是需要你其他的潜力、素质、优点的具体证明,这是我每年都要和大家说的道理。




海外通识教育:

重视实践项目 激发学生潜能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丁教授您的经历是相当的丰富,您在中国内地完成本科和硕士,在哈佛大学读的博士学位。然后在哈佛任教,之后又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还有香港科技大学担任教授和研究工作。现在又回到了国内,担任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兼中国海外利益研究院学术主导。其实您觉得在中西方的教育体系当中,大学教育到底应该是教师继续传授知识呢?还是应该启发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同时也激发年轻人的创造力呢?
丁学良:因为我对美国的大学本科有亲身经验,就当他们的助教TA,Teacher Fellow一共到了5年半,所以当然很幸运的就是我接触的是哈佛大学的本科生,那非常不一样。即使哈佛本科生跟别的本科生学校有差别,但有些基本的道理我觉得是相通。
比如说在哈佛的本科生院,从一年级大一开始,他就一定要你学,那个时候叫核心课程,现在又改了叫做 General education通识教育。它的核心构成,它的目标是什么?它是要来自于古希腊的传统。你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你以后你不仅仅是一个专业人士,你同时还是一个人,然后如果你成家以后,你是丈夫或者是你的妻子,如果你有了孩子的话,你是父母,然后你和社会之间也有一种关系,因为你是公民,是不是?然后如果你以后参与对社会的公共服务的话,不管是在政府里面,而且在法律系统里面,还是在其它系统里面,你同时还是一个 highly responsible有很高的责任的这么一个公民。



所以他要你选的那些课都是为了你未来,你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尽可能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具有哪些素质?我认为这种教育理念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面都是正当的,这样你具体的内容有所不一样。举很简单的例子,在我1987年开始在哈佛本科生院当TA后来资深一点当了TF,还有一个等级是最后Lecture,有三个等级。这时候我就很注意就是那些学生他选课的那种搭配,比如说在那个时候,有几门课我就觉得对我本人启发就很大,你哪怕是理工科的学生,你必须要上一门发展经济学。因为美国有很多的孩子,他不知道第三世界穷困的社会,最大的问题是哪些问题?那些孩子上了发展经济学以后,有些人就是从这个课中学到了非常重要的启发和刺激,然后把自己理工的专业同这个世界怎么脱贫,怎么帮助发展中国家也能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都结合起来。


我很羡慕他们这样的机会,因为我小时候没这个机会。然后还有一个非常生动的一个例子,就在他们的本科生院里面有on leave(休假制度),就是你请假,他不说请一两天假,至少你请一个学期,最多是请两个学期,在特殊情况之下,还可以再多一个学期,一般以两个学期为最多。什么意思?就是说你大学本科的4年,你不能一天到晚就在校园里面呆着,你都要到外面去做点事,这是做什么事?你自己选择,当然学校里他有提供很多的信息,那么我在我班上就有几个学生,我很羡慕他们有这样的发展机会。
比如说有一个女孩子,他的父母就是台湾做电脑工程的,很早就移民到了美国去了,他们是在台湾出生,当然在美国成长的,国语讲的蛮好的,但是不能够写很重要的文章。她到大三的时候他就讲,她说丁老师他说你能不能给我写封推荐信,实际上我想申请一个学习的on leave,我以为她回台湾去,她说听说中国大陆的长江三峡项目马上要开了。我看了一下资料,这是人类有记载历史上最巨大的水利工程,这个水利工程里面牵涉到人和自然的关系,环保。牵涉到人和天的关系,因为你比如说气候的变化所带来的暴雨或者干旱,它牵涉到人跟人的关系,它牵涉到人跟家庭的关系,它牵涉到人跟社区的关系,它牵扯到人和法律的关系,它牵涉到人和疾病的关系,它牵涉到人和瘟疫的关系。但这种机会像这样的试验是人类是几千年才遇到一次。
她说我是个华人,但不是中国大陆出生的,我能不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去目击这个旷古工程所带来的一切吗?我非常佩服她。我说孩子我说你要晓得你去的那个地方,不但对你这样在美国长大的华人孩子来讲,很难,即使中国大陆沿海城市的孩子到那儿去都很难,我觉得很简单例子,那是没公共厕所,你想想看你怎么过日子?如果你生了病?方圆200里之内找不到一个很像样的医疗所,我想还有比这更糟糕的,那里的人讲的方言你听不懂,因为那里很少有人会讲普通话,我说你要把所有最困难的因素考虑进去以后,再过一个星期你再来找我。如果你说你还想去,我一定给你写一封最强的推荐信。
又过一礼拜来了,我给她写封推荐信,然后她就去了。再过了15年,这个孩子就成为美国第一批的环保专业的研究生博士,又过了10年,她成为全世界最领先的环保政策的专家,成为美国国会全球环境保护政策的第一号研究员。什么叫人才,这就叫人才。她有一个伟大的目标,她愿意为此付出代价,而同时这个学校给她机会。因为她后来在长江三峡那地方待了一个学期说还不行,我还没有把这里面我应该了解的很多事情做得更仔细一点。丁老师你能不能再给我写一封信,我再延期一个学期。她整整一年,就这个女孩子就在那么样的一种艰难的环境之下,但她这一辈子过的是非常有意义的。




“好奇心”是一个人发展潜力和可能性

的最重要驱动力之一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刚才您举的这个例子是相当的形象、生动,而且很有启发。因为一个学生她在读书的时候,她就知道在中国三峡有这样的一个工程,她希望自己去亲身的体会去经历。那么其实可能在美国有 on leave或者是休学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在中国内地我们做个交换生 exchange可能已经是很好的机会了,大家能够见不同的同学,可以知道不同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中国的教育当中我们往往还是希望培养乖孩子,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而且学业功课也是相当的繁重,慢慢的就对世界的好奇心就给磨灭了。怎么样才能让年轻人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呢?
丁学良:人的好奇心,是他以后发展潜力和可能性的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因为你如果没有那种好奇心的话,你会很满足于被填鸭式的教育,一辈子就这样子,从小在家里听爸爸妈妈话,做乖孩子,爸爸妈妈要你这样你就这样,要你不这样就不这样。到学校去以后,只不过听爸爸妈妈的变成了听老师和班主任的了。
那么我在这方面,我们从小的时候很不一样,我们这一代人,你回去可能你父母现在都会跟你讲历史的故事,因为我们小时候的时候在中国就开始搞文化大革命以后,正规的教育体制都给打烂掉了,当然带来很多很糟糕的后果。但同时我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讲文革也带来意料不到的好处。我们就从小的时候没人管我,没人管当然有很多的人就干坏事,但我还好,我还是要找机会去看书。那个时候你找书的时候,当你找到一本书,你能够把这个书前前后后看好几遍,也所以我后来的那些兴趣都是因为在文革的时候,图书馆被破坏以后,我自己找书看过来,培养了我对很多问题的兴趣、好奇心。




然后后来有一次那是我第一次到普林斯顿大学去的时候专门去拜访爱因斯坦的故居,在爱因斯坦国故居面前的时候,我就很感怀,我说我终于看到了爱因斯坦最后度过他的好多年生活和工作过的地点,让我感谢你,爱因斯坦老爷子,我说你一句话刺激了我以前的那么多年,那么多个月那么多天,每天几个小时的那种学习,因为爱因斯坦讲过什么?一个没有好奇心的年轻人,这个世界对他来讲,这是一个小小的点,如果你有足够的好奇心,你的未来就是一个圆圈,如果你的好奇心越大,这个圆圈就越大。
我很感谢我从小的时候受到这句话的启发,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好奇心,是很糟糕的,但是我同时要加一句话,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地区的教育体制,包括学校也好,包括老师也好,包括家长也好,对年轻人对小孩的好奇心不是给予鼓励和扶持,刺激他的话,这样的教育制度是不足以培养出来具有竞争力的年轻人。你要晓得一个国家也好,一个社会也好,一个城市也好,一个产业也好,它能不能在剧烈的各种层次和各种范围里面竞争中间能够往前走,最重要是它里面人的素质,不管这个人在那里面是一个工人,是一个职员,是一个教师,是一个学生,是一个医生,还是一个律师等等。




子女并非附属品 

家庭需营造平等沟通氛围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现在中国流行这样一句话:“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无论是在中国内地也好,香港也好,竞争从幼儿园就开始了,父母为了让孩子进一所好的名校,也是费尽了心思。那么其实您觉得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一个说法是不是成立?另外就是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培养通常都是精心策划的,这样刻意的一个规划,换句说法是以“雕塑”的方式来规划自己孩子的发展轨道,您认同吗?
丁学良:我很注意到在美国最重视教育的两个族群,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华裔,不管是来自哪个地方的华裔。那么我就比较这两个族群实际上同样的是重视教育,实际上同样是父母亲自己可以过很节俭的生活,为孩子的教育能够腾出来足够的资源,我一直就讲腾出来资源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美国,每一个好的学校毕业典礼的时候,你看那些孩子们讲话的时候,很少有人不提一句话,我感谢我父母亲为我的sacrifice,为我做出的自我牺牲。
这么讲的时候,我发现犹太人这个家庭里面对孩子的这种教育和华裔的对比,不是说百分之百,但是经常能遇到这个对比:你看在犹太人家里的时候,因为我有很多好朋友是犹太人家庭,他们父母跟他们孩子是这样,吃饭的时候,闲聊的时候,他们老是在争论。不是在为一个具体的什么小事来争论,他们老是在争论在我看来很有趣的问题,这样子对孩子的未来的发展刺激是非常大的。
比如说父母亲他就问孩子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他说今天你在饭桌上吃饭,我要你把盘子里面的东西都吃掉,你为什么说我做法不对?其实也就是七八岁的孩子,孩子就讲,妈妈你以前跟我讲过,这个世界上还有几亿的小儿童吃不饱,喝不上自来水,如果我把盘子里的东西吃得精光,他们吃什么呢?这个孩子的回答是如此的天真,但很有趣的。然后母亲就要跟他解释,这是两回事。你要想帮助这个世界上穷困国家,几亿吃不饱饭的孩子,你要用其他的方式,而不是浪费你盘子里面的食品,他们现场针对这些问题。
当然还有随着孩子的成长,更多的还有他们针对其他的问题,比如说有些家庭就争论非常敏感的问题,如果你父母亲中间有一个人决定要离婚,然后家里吵架,那么你看到你父母天天为这个事吵架的话,你作为孩子你才是重点,你贡献什么样的意见?你会做什么样的调整?这是一个假设的问题。但这种假设在美国社会很普遍,十几岁的孩子们要考虑这个问题了:我父母亲中间有一方提出来要离婚的话,这个理由在什么地方?我能改进这种状况吗?如果能改进很好,但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个状况,我们未来将怎样处理离了婚的父母,然后特别是父母还有跟他讲另外一个道理,如果你看到你父母亲失败的婚姻以后,对你未来选取配偶组织家庭会有什么样的正面和负面的教育和启发作用?
我觉得这种家庭讨论这东西太棒了,还会讨论战争,讨论气候的变化,讨论难民问题,讨论恐怖主义,讨论宗教的冲突,讨论高科技对人带来的好处和威胁。随着孩子成长不同的年龄,你完全在家里可以争论这些问题,讨论这些问题。




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潜移默化 非常重要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刚才您例举的家长和孩子能够像朋友一样的交谈,这样的氛围是相当的好,我也是非常的认同。其实我们中国式的教育经常会有一种家长制,觉得孩子你是我生出来出来的,所以我应该是教导你,你要听我的建议。那么您觉得和孩子之间平等的像朋友似的交流,甚至能探讨一些比较重要的严肃话题的话,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好处呢?
丁学良:也有些案例就是说当子女在这中间起到非常正面作用的时候,也导致了有一些父母之间重新考虑离婚是不是一个最佳的安排?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曾经在有一家店里面,后来这对父母是和好了,为什么?因为他们家一个女孩子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讲如果你们俩离婚的话,那我是跟着妈妈,我愿意跟妈妈。她说妈妈对我更体贴更照顾。但是我看电影、看报纸、看电视,经常看到单身母亲再婚以后,她从前一个婚姻带来的女儿经常被他后来的继父性侵扰,在美国很普遍的,而且造成极其严重的家庭悲剧。
“你们两个要结婚的话,也许这种情况也会落到我身上。你们想一想,你们有我这样一个女儿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为了我以后有一个美好的人生,你们俩难道不可以重新考虑你们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吗?” 像这种话是非常有说服力的。经常我说父母是要比孩子要大很多岁,但你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等到父母亲吵架的时候,他们身上孩子气的东西也会爆发出来,就感觉用事,情绪用事。我觉得我所看过的那些我很羡慕的家庭,两代人,甚至有时候爷爷奶奶在家里加起来三代人是讨论一些非常严肃问题这样的家庭。我如果在华人的家庭里面,这样的情况要少得多,也不是没有,但少得多。
我是非常希望人们要记住一句话,当我们讲教育的时候,狭义的教育是由教师完成的,是在学校里完成的,而广义的教育必须是从家庭开始,家庭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不管是他是德智体美等等,任何一个方面的影响,都潜移默化的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很多年以前我回到我安徽往南的老家,一堆亲戚就讲了我们家认识的谁家的孩子,连中专都没考上。现在只好重捡他爸爸干的活。他爸爸干嘛呢?他爸爸在街头搞一个小摊子,推着小摊子早上起来炸油条做早点,我并不是说你做早点的人就对社会没用,对社会还是有用的。但你不能以认为你父亲是做早点,做了一辈子,你孩子还要做一辈子早点,你还在会做其他的事,做更好的事。
你知道就是说邻居们在议论这件事情的时候,讲了一句话对我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他这对父母一定要骂孩子,说他考试不好,你不好好念书,但他们都为什么不骂自己呢?他们家有一本书吗?孩子从小看到父母亲哪一天手里捧过一本书呢?”但他父母一有点时间,要么抽烟,要么打牌,要么打麻将,你在家里给孩子做了什么榜样?这样的父母在骂孩子之前首先要骂自己。我想就是说广义的教育一定是从家庭开始,你家里书柜里面放什么书,比你家里家具好不好,对孩子影响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

指引并尊重孩子的选择 

共同商讨未来发展道路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时代不同了,像您这一代人第一批去美国留学的都不是靠父母付的学费,是拿着奖学金出去的,家里的条件也没有现在那么富裕,但是照样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出色的教授。现在我们中国的社会相当的富裕了,不少家庭都有能力送孩子到海外去读书,有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金钱都是很多的。或许光是物质的投入也是不够的,对于孩子们来说精神食粮也是相当的重要,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是相当的关键。最近我也看了一部内地的电视剧叫《三十而已》,这些非常出色的女性有了孩子之后就回归家庭,为了孩子进名校,费尽了心思,甚至还迷失了自己。教育的话题有太多可以聊的,那么您觉得教育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呢?



丁学良:我觉得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对他的好奇心要给予鼓励,如果你发现他的有些好奇心对他是有伤害的,那么你要规劝,然后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你越来越要注意到一点,孩子的一生是他自己,是他的一生,不是你父母亲的一生。因此在最重要的一些问题上,孩子做决定的过程之中,父母想参与意见,但是父母亲是提供advice建议、提供分析、提供信息,而不是强迫孩子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决定。


在美国华裔中间非常普遍,我在哈佛大学当好几年的助教,经常遇到一些华裔的孩子,来自各个地方华裔的,大陆的话比较少,大部分话都是来自于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的。就讲说丁老师你能不能够在有件事情上给我提一些advice建议,什么呢?“我对我现在的专业很不喜欢,我想改专业,但是我回去跟我父母亲商量这件事,我就要找出充分的理由告诉他为什么我要改这个专业。”
我举个例子,绝大部分的华裔的孩子都是在父母教导底下要选理工科,因为选理工科铁饭碗,在美国社会里受到的歧视比较少。但有些孩子他根本就不喜欢理工科就喜欢其他的东西,然后他就跑来跟我商量。我就跟他就讲句老实话,我说你父母亲对你的那种教导,是我们华人过去200年来积累下来的一种深沉的智慧。你要看一看,从清朝的末期开始,华人社会经历过多少天翻地动,天翻地覆的这种变动,使得多少家庭受过无穷的灾难,因此父母亲对你希望拿个铁饭碗拿个金饭碗这一点,是父母亲一片好心。
但我说你要在换专业之前,你一定要知道自己换的专业本身,除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满足你个人愿望以外,万一你那一条路走得不是很顺利,你有没有一个备用的第三条道路?爸爸妈妈给你选的是A你想选b,你b做的很好,当然很好了,万一b做得不好,你还有没有方案C?你只要把这个问题回去跟你父母亲讲清楚话,你父母就觉得你是个成熟的孩子,我遇到这种情况挺多的。所以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要互相理解。而且有一句话听起来好像觉得是一个空头大道理,你一定要让孩子做一个正派人,你千万不能够把那些干坏事的所谓的小聪明小智慧,损人利己的那种坏招,无形或者有形的灌输给你的孩子,会害了他。
你能够教育孩子的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我觉得这是中国传统智慧中心最可靠的思路,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国传了2000多年的基本的做人的道理。你像在美国,我看到过的一些来自各个地方的一些华人孩子,等到父母亲很有钱的时候,你看那孩子在美国干嘛?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吸毒,乱搞两性关系、飙车、赌博,等他钱不够用的时候,最花钱的时候就开始绑架,绑架在一起的华人孩子,发生过好多起。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说,这个家庭一定是除了钱以外什么都没有,就培养这样的孩子出去海外,他们家除了钱以外什么都没有,既无道德也无智慧。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正如刚才您所说的,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家庭教育也不可缺失。作为父母来说一定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做一个正派的人,不要闹一些小聪明,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但是也要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之于人”,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的道德标准,传承了两千多年了,那么也希望能够传承下去。谢谢您,丁教授。



扫一扫
关注广留服

广留服客服